> 茶叶百科 > “容易悲摇落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容易悲摇落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容易悲摇落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容易悲摇落”出自明代王九思的《秋夜》。

“容易悲摇落”全诗

《秋夜》

明代 王九思

园亭堪避暑,栖息忽经旬。

雨挟秋风至,凉生夜气新。

絺衾犹恋枕,蟋蟀渐依人。

容易悲摇落,天涯旧逐臣。

《秋夜》王九思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诗词:《秋夜》

朝代:明代

作者:王九思

园亭堪避暑,

栖息忽经旬。

雨挟秋风至,

凉生夜气新。

絺衾犹恋枕,

蟋蟀渐依人。

容易悲摇落,

天涯旧逐臣。

中文译文:

园亭适合避暑,

在这里栖息已经过了很久。

雨夹着秋风吹到,

夜晚的凉气变得新鲜。

暖被仍然依恋着枕头,

蟋蟀渐渐靠近人。

容易感到悲伤的是草木凋零,

像是天涯追随的旧臣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,展现了秋天的凉爽和一种离别的忧伤情绪。

首先,作者描述了一个园亭,这是一个避暑的场所,给人带来清凉和舒适。然而,时间过得很快,栖息在这里已经过了很久,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转瞬即逝的美好。

接下来,诗中描绘了秋雨夹杂着秋风吹来,给夜晚带来了新鲜的凉气。这种描绘使读者感受到秋天的凉爽和宁静,与炎热夏季形成鲜明的对比。

然后,诗中出现了暖被依恋枕头和蟋蟀靠近人的描写,表达了作者对温暖和与自然相处的向往。蟋蟀是秋天的代表生物,它的叫声常常被人们视为秋天的声音之一,也象征着孤独和离别。

最后两句诗描述了容易感到悲伤的是草木凋零,它们像是被迫离开故土的官员。这种描写暗示了作者对时光的流逝和万物衰败的感慨,以及人们在生活中的离散和别离。

整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和情感,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相结合,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离别的思考和感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