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称度测量方法
1. 准备阶段 :
确保基准特征面B的平行度满足要求,以保证测量的精确性。
将零件的特征面A靠紧角板,满足主定位设置要求。
2. 初步测量 :
将零件的一个与基准面B平行的面与测量台面接触,使用高度千分尺记录下足够多的点。
3. 翻转测量 :
将零件翻转180°,保持A面靠紧角板,与基准面B平行的另一个面接触测量台面,再次使用高度千分尺记录下上次测量的所有点的相对点的高度值。
4. 数据分析 :
比较两组读数,分析是否满足规定的对称度要求。
5. 其他测量方法 :
使用指示器(如千分表、百分表)或数字多用表测量电路的对称度。
利用对称度仪或激光干涉仪进行更精确的测量。
对于圆锥等复杂形状,可使用全自动圆二等径测量机进行检测。
6. 对称度定义 :
对称度(t)是指距离为t的两个平行平面对称配置于对称中心平面两侧。
7. 公差评估 :
对称度误差通常通过比较被测要素相对于对称中心的距离差来评估,距离差应小于或等于公差值t。
8. 软件操作 (如适用):
在坐标测量软件中,通过构造元素中心面、选择被评定要素和基准要素,并输入公差值来评定对称度误差。
以上步骤概述了对称度测量的基本流程,具体实施时可能需要根据工件的特性和测量要求进行调整。需要注意的是,对称度测量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对象和场景,如机械零件、人体对称性分析等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对称度测量计算公式是什么?
2.5次元对称度测量有何特殊要求?
如何理解对称度测量中的0.02误差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