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金行在节”的出处是哪里
"金行在节":秋的规矩,生命的韵律
“金行在节”,这四个字看似简单,实则藏着大学问。秋天,这个大自然的“期末考试”,万物都要交出一份答卷。树叶变黄是它们的退休信,果实低垂是它们的告别礼,连空气都带着一股“肃杀”的味道,仿佛在说:“别偷懒,该收尾了!”
“豺祭隼击”,这画面有点刺激!秋天不只是温柔的丰收,还有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。豺狼祭祀猎物,隼鹰展翅捕食,大自然的法则就是这么直白:优胜劣汰,适者生存。这不禁让人思考:我们的人生,又何尝不是在遵守类似的“节气”呢?
但魏徵的诗里不仅有规矩,还有温情。“九谷已登,万箱流咏”,粮仓满溢,歌声不断,仿佛在告诉我们:规矩和丰收从来都不是对立的。就像我们常说的“不破不立”,秋天的肃杀是为了来年的新生。
你是否也发现,生活里处处藏着季节的智慧?工作节奏太快时,不妨看看窗外的落叶,提醒自己“金行在节”,该停下时就停下,在规矩中寻找生命的韵律。
“金行在节”全诗
《五郊乐章·肃和》
唐代 魏徵
金行在节,素灵居正。
气肃霜严,林凋草劲。
豺祭隼击,潦收川镜。
九谷已登,万箱流咏。
《五郊乐章·肃和》魏徵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诗词:《五郊乐章·肃和》
金行在节,素灵居正,
气肃霜严,林凋草劲。
豺祭隼击,潦收川镜。
九谷已登,万箱流咏。
中文译文:
国王巡行于郊外的季节,清净的精神居住在正直之中,
气候寒肃,霜冻严峻,林木凋零,草木凝冰。
猛犬猎豺,迅捷的隼捕获猎物,江水收敛,清澈如镜。
美味的食品已经上供,如此丰富,好似千箱诗歌流呈。
诗意:
该诗以描述唐代时期国王在乡郊巡行时的景象为主题。诗人通过描绘四季更替、自然景物和捕猎等元素,表达了乡郊的宁静、清净和丰盛的食物供应。诗歌通过交织的意象,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富饶和生机。
赏析:
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乡村景象,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动物行为的描写,凸显了乡郊的宁和、富饶的特点。其中以“豺祭隼击”和“潦收川镜”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捕猎的场景,为诗歌增添了活力和动感。最后两句“九谷已登,万箱流咏”,以丰盛的食物和诗歌作为象征,表达了乡郊场景的丰美和繁荣。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,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和壮丽,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景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