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茶叶百科 > “既忘是与非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既忘是与非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既忘是与非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既忘是与非”出自明代萧鎡的《乐隐为尹克俊赋》。

“既忘是与非”全诗

《乐隐为尹克俊赋》

明代 萧鎡

行爱溪中水,坐爱溪上山。

富贵非所愿,悠然心自闲。

地偏轮鞅稀,蓬门昼常关。

清风天外来,入我窗牖间。

岂无一尊酒,可以销忧颜。

叶落惊秋徂,鸟啼知春还。

既忘是与非,宁复虞险艰。

雅志固如此,高踪可安攀。

《乐隐为尹克俊赋》萧鎡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乐隐为尹克俊赋》是明代作家萧鎡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行爱溪中水,坐爱溪上山。

我喜欢漫步在溪水中,坐在山上也同样喜欢。

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自由自在的心态。他喜欢在溪水中行走,坐在山上,感受大自然的美妙。

富贵非所愿,悠然心自闲。

作者并不追求富贵,宁愿心境自在闲适。

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物质追求的淡泊态度,他更希望拥有一颗悠然自得的心。

地偏轮鞅稀,蓬门昼常关。

住所偏僻,车马很少经过,家门白天常常关闭。

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居住地的清幽,他所处的环境较为偏僻,没有过多的喧嚣和外界干扰。

清风天外来,入我窗牖间。

清风从天外吹来,进入我的窗户之间。

这两句表达了自然的清新和宁静,作者将外界的清风引入自己的居所,增添了一份宁静与舒适。

岂无一尊酒,可以销忧颜。

怎么能没有一杯酒,可以解忧愁。

这句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饮酒来排遣烦忧和焦虑的情绪,寻找内心的安宁和慰藉。

叶落惊秋徂,鸟啼知春还。

秋天叶子凋零,春天鸟儿的鸣叫预示着春天的回归。

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,表达了生命的轮回和季节的更替,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感悟。

既忘是与非,宁复虞险艰。

既然忘记了是非对错,宁愿再经历困难和艰险。

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纷繁复杂的事物和纠葛的淡漠态度,他更愿意追求内心的安宁和追求高尚的志向。

雅志固如此,高踪可安攀。

高尚的志向始终如一,追求卓越的目标值得追寻。

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卓越、追求高尚理想的决心和坚持,鼓励人们追求更高的境界和追寻更高的目标。

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、对追求自由自在心态的向往,以及对物质追求的淡泊态度。诗中展现了作者对清新宁静的追求,对心灵自由的向往,以及对高尚理想的追求和坚持。整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,抒发了作者的心境和情感,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、追求高尚的志向。